什么是感冒?
一般指人在感受外在邪氣(細菌、病毒)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癥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。癥狀:主要是鼻塞、流涕、打噴嚏,無明顯發熱,體力、食欲無明顯影響,無明顯頭痛、周身不適等癥狀,感冒的人一般上呼吸道癥狀很重,但全身表現較輕,一般無生命危險。
什么是流感?
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,不僅僅是呼吸道問題,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,也就是肺炎,流感常在冬、春季節流行,有甲型和乙型流感。癥狀:流感病人發病急,癥狀嚴重,全身多發熱達39℃以上,并伴有頭痛、肌肉乏力、食欲下降等,中老年人、小孩、孕婦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易感,流感可導致重型肺炎,有一定的死亡率。
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癥狀
無癥狀狀病毒攜帶者:感染之后并未發病,癥狀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,所以各地要求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市民一定及時主動報告,自我隔離。輕癥狀患者:僅有一點發熱、咳嗽、畏寒及身體不適。重癥患者:早期3至5天有發熱、咳嗽及乏力癥狀,一周后病情逐漸加重,發展到肺炎及重癥肺炎,變現為呼吸加快、呼吸衰竭、臟器功能遭受損害等情況。
判斷是否發熱?
平靜狀態下不超過37.3℃,測量體溫前20分鐘避免劇烈運動和吹空調。
如果頭痛、流鼻涕、喉嚨痛怎么辦?
體溫低于38℃ ,居家隔離,并向當地醫療機構上報,密切觀察自身狀態變化,根據癥狀服用對癥藥物,自覺嚴重者,請至發熱門診就診(請勿乘坐交通工具)
無明顯發熱,但全身酸臟、腹痛腹瀉怎么辦?
目前新型冠狀病毒已有胃腸道不適癥狀相關報道,癥狀輕者,居家隔離,重癥就醫。
感到胸悶但不發熱要緊嗎?
鑒別判斷:胸悶可有精神緊張、心臟病、慢性肺部疾病等引起,慢性病患者居家休息,無好轉建議及時就醫。
曾接觸過可疑病人但無癥狀該怎么辦?
建議居家隔離,觀察14天,主要監測體溫變化,有無發熱、咳嗽、呼吸困難、胃腸道等癥狀。
感冒、流感、新型冠狀病毒各不相同,提高免疫力才是關鍵
《紐約時報》采訪專家指出,免疫系統的“自我保護”能力,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,尤其是在中年以后。而成年人患其他慢性疾病,如糖尿病、高血壓或心臟病等,更多見。這會進一步削弱其抵御感染的能力。
“50歲是個坎兒。此后,人體免疫機能呈指數級下降。這就是為什么對于大多數感染性疾病而言,老年人群的發病率普遍較高?!盡acIntyre教授說。